更年期为什么让女人有这么多变化?
小时候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但长大离家后,岁月更加无痕,我总觉得自己是那个刚刚挥手告别父母来北京工作的小女孩,而父母也始终是年轻的模样。
日子悄悄溜走,不知不觉中,妈妈开始从生理上的中年人向老年人过渡了。
不知妈妈如何看待她的更年期,但对我来说,这个可能是一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去适应的事情。
就像每次别人问起我的年纪,我都要反应一下,继而感叹道自己已经是个三十岁的人一样。
2019年年末,姥爷病重住院,妈妈不分昼夜地全程陪护。
正值寒冬,病房里暖气充足,温度适宜,但妈妈却似乎忍受不了这种寻常的温度,频频感到燥热难安,用她的话形容:
“待在这么热的屋里,简直能把我憋死,白天没空晚上也必须得出去一趟,不出门就好像做病了一样,哪怕出去吹冷风呢,我也觉得好受些。”
当时我还觉得奇怪,但后来回想起这些细节,那时的妈妈已经开始有了更年期的症状,在姥爷生病与更年期身体的不适中,妈妈承受着身心的双重压力。
2020年元旦过后,姥爷离世。五十三岁的妈妈没有了父亲,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她的更年期症状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妈妈开始更频繁地莫名出汗,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忽的一下全身是汗,只得把被子全部踢掉。有时在外面走路,明明天气很冷,但细密的汗珠挂在额头上清晰可见。
见我神色紧张,妈妈却安慰我说,她出汗的时候没有其他伴随症状,心不慌头不晕,让我不要太过担心。
虽然妈妈从未表露过任何不良的情绪,但我也能想到,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妈妈可能已经独自消化掉了,只为不让我这个在外打拼的女儿担心。
更年期,为什么让女人有这么多变化?
更年期也叫做围绝经期,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40岁之后),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
进入围绝经期后,女性卵巢功能开始衰退,体内雌孕激素就开始波动下降,当卵巢功能完全丧失,雌孕激素降低到一定水平,就会出现绝经。在此期间,出现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称更年期综合征,也叫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的她们比想象中更难,不仅仅是脾气变差:
早期症状:月经紊乱、睡眠障碍、易燥、多疑、抑郁、阵发性潮热等
中期症状:阴道黏膜萎缩、尿急、皮肤萎缩等
远期症状: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
更年期的变化,该怎么破?
心理疏导、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特别提醒:家人的理解和陪伴很重要哦!适当安排一些家庭活动(如旅游、聚餐),主动陪伴和倾听,对她们都是莫大的安慰。
更年期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缺乏雌激素所致,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补充雌激素自然是治疗的核心,一般用药2-4周就能见效。
而且治疗越早,获益越大,激素治疗存在一个“治疗窗口期”(一般指绝经10年内或60岁前),超过窗口期一般就不再建议激素治疗了。门诊时常遇到六、七十岁的老阿姨想来配些雌激素“永葆青春”,只能一一被我们“劝返”。
关键词:
上一篇:当父母日渐衰老时,出现这些变化一定要注意!
下一篇:补雌激素会胖?还会生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