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神经内科 > 脑电地形图 >

脑电地形图的基本成分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0-11-12 15:17:31 来源: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脑电地形图的基本成分主要由频率、波幅、位相、波形、分布、出现方式和反应性等组成。

  (1)频率:在脑电地形图的单个电位差称为波,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周期。同一周期的脑波在1秒时间内所重复出现的次数称为频率。频率反映大脑某一区域新陈代谢的速度,是脑发育和衰老过程的重要参数。

  (2)波幅:又称电压或振幅,代表脑电活动的大小。一般将其分为低、中、高、极高波幅,它代表大脑某一区域新陈代谢的强度。

  位相:又称时相。指同一部位同一导联不同时间里或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里所导出的脑波的位置关系。

  (3)波形:波的形状。是由波的周期、波幅、时相等诸要素决定。

  分布、出现方式 分布局限或广泛。散在、成群、短程、长程、阵发性、爆发性、周期性、弥漫性、对称、同步、游走性出现、、、、、、等。

  (4)对生理刺激的反应性:一时性的生理刺激,使受检者增加一定的生理性负担,从而观察受检者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正常。

  (5)调节、调幅:指脑电活动的规律性与稳定性的一种反应。

关键词:

疾病自测
就诊须知
预约挂号
医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