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有没有调药标准?
夏某62岁,8年前发现自己走路时右腿拖步,时不时的还伴随着震颤,当时并没有在意,也没有进行任何治疗。过了一年,他感觉自己的右腿症状加重,并出现僵直,右侧胳膊也有了这种症状,影响日常出行。
夏某决定去医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到了医院,经过诊治,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并给予美多芭半片,2/日口服,服用药物以后症状有所改善,至此夏某便一直服用帕金森药物。
4年前,夏某症状愈发严重,药效时间比之前减短,再次来到医院就诊,调整药物,加用森福罗半片,3/日后症状缓解。1年前夏某右侧肢体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左侧肢体僵直,轻微震颤。
后夏某多次前往医院就诊调整药物,1月前夏某在我院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一般情况可。今为开启神经刺激器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以“帕金森病”收入院。病后一般情况可,精神可,食欲良好。夏某入院后积极完善各项检查及评估,未发现开机禁忌,开启神经刺激器,刺激器开启后夏某无特殊不适反应,术后夏某恢复良好,肢体僵直及行动迟缓较前明显改善。
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他部分的震颤,身体僵直。走路时身体向前弯曲倾斜,开始时步伐缓慢,逐渐变成碎步,向前直冲。
专家介绍,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主要办法,主要目的是为了延缓病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在药物治疗3-5年蜜月期后,联合用药及药物调整已经无法控制症状,就需要进行手术评估。
脑起搏器疗法具有手术安全微创、可调控等优势,在治疗功能性脑疾病方面已得到越来越多神经科医生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脑起搏器疗法的治疗。脑起搏器术后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刺激参数的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刺激效果。目前,脑起搏器已发展到无线程控及远程程控水平,患者甚至不用去医院,在家里就可通过网络接受远程程控服务,从而大大降低了患者往返于医院进行术后程控的交通和时间成本。
关键词:
上一篇:患有帕金森的人如何做康复训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