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疾病到底应该怎么治?
据调查显示,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它的发生常常令患者嘶哑、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流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而,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威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
症状警惕 把握治疗时机
运动神经元病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临床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运动神经元疾病症状,不仅可避免病情进一步威胁加大,还可把握治疗时机,早日获得健康。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常见症状如下:
1、通常以手部小肌肉无力和肌肉逐渐萎缩起病,可波及一侧或双侧,或从一侧开始以后再波及对侧。同时肌萎缩向上扩延,逐渐侵犯前臂、上臂及肩带。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束颤动常见,可局限于某些肌群或广泛存在,用手拍打,较易诱现。
2、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进食或喝水呛咳、呼吸困难、痰液不易咳出。
3、上运动神经元型患者主要表现为肢体无力、发紧、动作不灵。专家指出,因病变常先侵及下胸髓的皮质脊髓束,故症状先从双下肢开始,以后波及双上肢,且以下肢为重。
4、单侧或双侧手肌无力、并带有明显颤动,大小鱼际肌肉萎缩。
5、上肢肌肉及肩胛肌肉萎缩,抬手困难,梳头无力,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步态呈剪刀状。
出现以上症状的患者,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治疗,如果运动神经元疾病长期得不到治疗,会导致肢体挛缩、畸形、关节僵硬,身体运动机能也会逐渐丧失,从而导致卧床,为家庭也带来极大的负担。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及时的控制病情的恶化。
运动神经元疾病 应当如何治疗
面对运动神经元疾病的症状威胁,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但目前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方法虽有不少,但大都以缓解症状为主,无法彻底消除病根,只是治标不治本的。
1、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类的药物,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一般而言,药物的用药原则大致如下:对肌张力增高患者可使用解痉类药物缓解僵硬感;对于易疲劳、唾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可使用抗胆碱药物;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用抗生素;心理负担较重、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可给予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改善患者的情绪。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本病也有一定作用。
2、采用按摩、理疗、被动运动及支架应用等非手术治疗,防止肢体挛缩:运动神经元病为一类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手术治疗对其无效甚至会加重病情。因此患者可配合进行适当活动,但过度锻炼、不恰当的康复、理疗会加重病情,应在医师嘱咐下进行。
中医应对运动神经元
虽经许多研究,提出过慢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因素、重金属中毒、营养代谢障碍以及环境等因素可诱发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假说,但均未被证实。而中医辨证论治肢体瘫痪在中医中称“痿”,“痿谓于足痿弱举动不能,如痿弃不用之意”,根本原因为肝肾两虚加之外邪入侵“肺热叶焦”肾水更亏,水不涵木,故氧耗精伤,筋骨失其濡养,脉络不和而出现本症症状。
第一步,健运脾胃: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 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使得人体具有一个良好的吸收能力,能够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血行畅通,关节疏利,筋骨强健,肌肉发达,肢体活动有力。
第二步,补益肝肾“肝肾同源”:肝与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虚损较轻或是运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顾肝肾不足的问题,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体质情况也可一二步同时进行。
第三步,修复正气,固本培元,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的理论中有这么两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即人体的抵抗力。祖国医学很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只要人体的正气旺盛,如功能正常,气血充沛,卫气固密,使得外邪的侵袭得到防御,不易发病。
关键词:
- 上一篇:得了神经元病如何护理工作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