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闭症儿童交换图片以表达要求(二)
在自闭症孩子学会将图片给教者以要求实物的阶段,教者每次接触到了图片,应把图片举到自己的脸前,以便引导孩子看教者的眼睛。因为孩子在看了教者的眼睛(以及教者的笑脸)后,随之而来的是马上能够得到自己所要求的东西。这样,自闭症孩子就有了与他人进行眼光接触的理由或者动力。久而久之,自闭症孩子自然会增加与别人眼光接触的频率。
在这一过程中,教者要掌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则,是将视觉材料和听觉信息结合起来,以此对自闭症孩子进行沟通训练。教者在与孩子进行图片沟通之时,应该多次口头重复图片所代表的内容,如问“你要饼干吗”,以及在给孩子饼干时多次重复地说“饼干”。如果教者每次接到孩子给的图片时便以口头语言复述图片所代表的内容,无疑可以起到语言示范的效果,以此帮助儿童在图片沟通的基础上有可能发展起更加高级的语言能力。现有的数据已经表明许多自闭症儿童可以由图片沟通发展到语言交流。当然这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要求教者的全面和一以贯之的努力。
再者,如果孩子一时不理解特定两维图片和相应三维实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教者可以先对孩子进行配对训练。在进行图片对实物的配对训练时,教者可以把图片(一辆玩具汽车的图片)放在桌子上而把实物(一辆玩具汽车)交给孩子,并要求他“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然后,教者可给予适当的奖励以强化孩子的相应动作。在开始训练时教者经常需要给孩子以辅助。为此目的,教者可以把桌子上的实物放在一个托盘上面。如果孩子能够把相应图片也放在托盘里面,则自然应该得到表扬和奖励。又如教者在发出“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指令后,用手指着桌子上的盘。然后在孩子明白了并完成要求动作后,再慢慢地淡化辅助。
假如孩子一开始没有动作,教者一也可以用些口头提示,如问:“你要什么?”或说:“我这有饼干”,等等。但是这种提示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可以使用。过多的口头提示也许会产生副作用,如造成孩子对提示的依赖,等等。如果孩子能成功地使用图片沟通,教者应该让孩子如此反复五次左右以确信其真是掌握了这一步骤。为了让自闭症孩子逐渐地独立使用图片进行沟通,训练要进入到辅助消退阶段。教者这时可以用反链法来达到这一训练目的。反链法简单说来就是把一个技能分为几个步骤。
教者先是做完前面所有步骤而只留比较后一个步骤给孩子做。在孩子能掌握比较后一个步骤后,下一次教者便做完该技能的前面所有步骤而只留比较后两个步骤给孩子做。以此渐进直到孩子能独立完成该技能的所有步骤。运用这一方法去训练孩子独立地交换图片以表达要求,教二可以先帮助孩子用手去拿代表实物的图片,并帮助孩子将图片送到教者一的手上,但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比较后一个步骤即把图片放到教者一的手中,然后才可以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当孩子学会这一步后,教者二进而可以只帮助孩子用手去拿代表实物的图片,而要求孩子自己完成比较后两个步骤,即将图片送到教者一的手上并且放下图片,才能得到奖励。比较后,要求孩子在完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用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要求。
关键词:
上一篇:如何让自闭症儿童交换图片以表达要求(一)
下一篇:如何让自闭症儿童获取与传递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