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神经内科 > 重症肌无力 > 预防护理 >

中医是如何看待重症肌无力的?

发布时间:2020-11-16 14:53:01 来源: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特点之一就是病程呈慢性迁延性,缓解与恶化交替,它不但给病人身体上造成很大的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大部分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神经-肌肉之间出现传递障碍,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范围逐步扩大。初期症状常为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如上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面部及咽喉肌受累时出现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四肢肌肉受累,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呼吸肌受累,情况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而死亡。女性患病率大于男性,女性发病高峰在20~30岁,男性在50~60岁。

  中医虽无重症肌无力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特点及中医的理论认识,将其归属为“脾胃虚损”病之范围是比较恰当的。具体还可以结合病位、病性、病机,分别用“睑废”、“痿证”和“大气下陷”进行诊断。一般来说,成人眼肌型及少年型多属“睑废”范围;成人重症肌无力轻度、中度全身型、迟发重症型、伴肌萎缩型多属“痿证”范围;成人重症激进型多属“大气下陷”证范围。中医认为脾主肌肉,重症肌无力治疗重点在于健脾,恢复脾主运化、升清的功能,脾的功能恢复了,对肌肉的濡养作用恢复了,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症状就能缓解。

  我院张希庆主任说:“人体脏腑相生相克,相互影响,因此,需要综合治疗、整体调理,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诊治优势,配合针灸、药膳、调养生息等,重建患者免疫抗体,才能有效解决病情反复。不过,在治疗的过程上,虽然是同样的病情情况,但是,每个患者患病的时间长短不同,身体素质又千差万别,同时,又需要根据患者年龄病因病症不同对治疗方式进行调整。”

关键词:

疾病自测
就诊须知
预约挂号
医院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