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精神科 > 自闭症 >

训练自闭症儿童以提高其语言接受及理解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11-18 11:10:05 来源:北京军颐中医医院



  如上所述,如果人们能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各种沟通信息,那么他们在沟通交往方面就会比较顺利。但是,这个世界对有障碍的人来说,不是理想完美的。人们也不会都费尽心机地创造有利条件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接受理解外来的沟通信息。所以,另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训练自闭症儿童以提高其语言接受的能力。在这个方面,行为干预方法特别是美国洛瓦思提出的离散单元教法,有其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教师在学习运用离散单元教法要注意几个有关的方面。第一,离散单元教法实施的地点比较好是在自闭症儿童自然生活的地方。因为对残障儿童来说,一个重要的目标应是能适应其自然环境。所以,尽管对残障儿童教育治疗应有一定的条件和结构,但这些条件和结构应尽可能地与自然环境接近。例如,家庭就是这样的一种自然的环境。第二,教育和干预的主要执行者是家长和教师,而不是专家或医生。因此,每一个与自闭症儿童接触的大人比较好都熟悉和使用所推荐的教育方法。第三,教者在选择具体的教育训练程序的过程中,对有些重要的问题要加以考虑:孩子有没有必要的前提性技能;该技能对孩子和家庭是否重要;该程序与孩子的发展阶段是否吻合;该程序及所学的技能是否有助于减少问题行为;该程序及相关技能能否帮助孩子学得其他技能;由该程序所学得的技能是否能普遍化;以及孩子能否在比较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学会该技能,等等。对这些问题的肯定的回答,有助于干预的成功。


  离散单元教法的基本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教者的特定指令;孩子的相应语言或动作;必要的辅助;以及有效的反馈。就特定指令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注意之点。教者的指令应简明易懂,不要拖泥带水。教者每次发出指令后,给孩子3到5秒的时间反应。随着孩子的进步,指令可逐渐复杂多样化。关于要求孩子完成的动作,首要之点是每一参与人员事先明确对孩子反应的要求。另外,教者必须掌握循序渐进的原则。教者要随时奖励孩子自然的良好表现,如表扬“坐得好”等。


  来自教者辅助的目的,在于加速学习减少障碍。一般在孩子有连续两次不能达到标准以后,教者可以开始给予辅助。由孩子的分心导致的单元失败,不应由辅助而应由后果来调控。而辅助的方法包括使用眼光指示,身体距离,手势指点,口头指示,以及手把手辅助等。辅助的过程应该是由少至多,然后逐渐撤消辅助。教者应该注意区分对有辅助而成功所给的奖励和由孩子独立努力而成功所给的奖励。也就是说,后者应该大于前者。


  在关于有效反馈方面,教者要在孩子作出反应后马上给予反馈。教者对正确的反应给以口头表扬加奖励,对不正确的反应给以鼓励性反馈,而对不良行为则给以批评性反馈。教者的反馈要有一致性,如不要笑着说“这不对”,以免使孩子混淆对与错的界限。反馈要有示范性和具体性,如称赞孩子“坐得很好”而不是简单地称赞“好”。奖励物要事先准备好,并要符合孩子的喜好。奖励要逐渐淡化和自然化,如从物质性奖励过渡到社会性奖励等。


  教者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有针对性地运用已有的程序或发展出一些新的程序。以下介绍的程序,主要可用于对自闭症孩子进行语言接受能力的训练。


关键词:

疾病自测
就诊须知
预约挂号
医院位置